一体化架构下的智联协同安全平台
一.建设背景
二.平台概述
三.建设内容
1.一体化综合门户:作为整个平台的统一入口,集成了站群系统、综合态势、个人工作台和应用商店。从信息发布管理到态势感知、个性化操作以及功能拓展,全方位提升了智慧军营的管理效率、决策科学性、人员工作便捷性和资源利用效率,为智慧军营的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2.一体化应用体系:核心支撑部分,涵盖智能化场景、大数据应用、信息化管理三大板块。智能化场景运用知识图谱、大语言模型、人脸识别、情绪识别、视频识别等技术,实现人员精准识别、安全智能监控等功能,提升军营智能化水平。大数据应用板块通过管理安全评估、训练质效分析、装备效费评估、飞行安全分析、院校教学评价等模块,挖掘数据价值,提供科学依据,优化资源配置,提高军事效益。信息化管理整合部队管理系统、军事训练系统、政工管理系统、后勤保障系统、装备管理系统、军事教育系统、机关办公系统、安防管理系统、业务审批系统、个人业务申办系统、以及标准化产品。涵盖多个方面,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,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。
3.一体化集成平台:智慧中枢,融合智能化、数据化、信息化、物联化。智能化模块中的智能中台其下又涵盖了知识图谱、大模型、机器学习、深度学习、自然语言处理、区块链、计算机视觉、语音技术多个模块。赋予系统智能分析和决策能力。数据化模块的数据中台通过采集报送平台、存储计算平台、数据治理平台、智能分析平台、可视化平台,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,保障数据质量和价值挖掘。信息化模块包含管理中台、可视化中台、技术中台。管理中台的权限管理、字典管理、组织机构、账号管理、应用管理、系统管理、操作日志、运维管理等八大模块,确保系统安全有序运行;可视化中台的 BI 引擎和 GIS 引擎,提供丰富可视化展示;技术中台技术中台则由流程引擎、日志引擎、表单引擎、任务引擎、规则引擎、门户引擎、逻辑引擎、仿真引擎八大引擎组成。八大引擎为系统稳定运行和功能拓展提供技术保障。物联化模块的物联网中台和边缘计算中台,实现设备互联互通和高效数据处理,提升军营感知和响应能力。
4.一体化资源体系:筑牢基础,涉及网络基础、支撑环境、硬件设备。网络基础中的办公网、物联网、军综网、专用网,保障信息高速传输。支撑环境涵盖计算存储资源、基础软件资源、安全保密资源、云计算平台。计算存储资源由国产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组成,提供强大计算和存储能力;基础软件资源的国产化操作系统、国产数据库、容灾备份系统,保障系统安全稳定;安全保密资源的安全防护设备和基础网络设备,构建安全屏障;云计算平台的云管理、云服务容器云、国产数据库,提供灵活计算服务。硬件设备的人脸门禁、车辆道闸、智能设备、摄像头,用于人员车辆管理、环境监控和智能感知。
四.平台特点
1.智能感知与识别:借助先进的识别技术,在营区内,部署了摄像头、温湿度传感器、气体传感器、定位装置等设备。这些设备分布在人员活动区域、装备存放场所、训练场地、营区边界等各个地方,实时采集人员信息、装备状态、环境数据等各类基础数据,实时掌握其状态与位置信息,为高效管理提供基础数据。
2.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:以数据中台为核心,整合计算存储资源、基础软件资源、安全保密资源和云计算平台。数据中台通过采集报送平台、存储计算平台、数据治理平台、智能分析平台、可视化平台,实现对数据从采集、存储、治理到分析、可视化展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,挖掘训练、管理、装备等数据价值,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。通过大数据分析,深度挖掘训练、管理、装备等数据价值,生成科学分析报告,为军事决策提供有力依据,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。
3.高效协同办公:平台包含办公网、物联网、军综网、专用网等多种网络类型,共同构建起信息传输的高速公路。这些网络相互协同,保障数据能够快速、稳定、安全地在各系统和设备之间传输。网络层通过办公网(日常办公)、物联网(智能设备互联)、军综网(军事数据承载)、专用网(保密业务通道)构建多元传输体系;信息化协同整合业务系统,实现流程数字化与自动化,提升跨部门协同效率与信息处理时效性。
4.便捷个性化定制化开发:一体化综合门户作为用户与智慧军营系统交互的统一入口,集成站群系统、综合态势、个人工作台、应用商店四大板块,方便用户快速访问所需功能和信息。一体化应用体系是核心应用部分,涵盖智能化场景、大数据应用、信息化管理三大板块,实现智能化管理、数据驱动决策以及全面信息化办公等功能。各类业务应用系统则针对部队管理、军事训练、政工管理、后勤保障、装备管理、军事教育等具体业务场景进行定制化开发,满足军队不同业务的需求。
5.全面安全保障:从网络安全到物理安全,构建多层次安全防护体系,保障军营信息安全和人员装备安全。
五.结束语
返回
下一篇